close

我很少寫看完電影的心得,

純屬我個人的抒發,只有文字沒有任何劇照,

喜歡想交流歡迎留言踩踏,

但如果看過不盡認同拜託請不要留言,

影視作品的想像反思屬於個人領域,尊重彼此的空間。

另外強調強調再強調,

本簡短感想有雷有雷有雷,

所以如果你還沒看電影不想看到劇情請不要往下閱讀喔~

 

 

+++

 

 

前陣子看完獵殺星期一,對於這部電影有一些感想與反思,

主線是由大環境的人口控制政策下展開鋪陳,

我的感受是通篇描述三種層次的人性掙扎。

首先是個人,故事的開端是外公拯救七胞胎孫女們的劇情,因為長相相同,

外公擬定的對策是要七姐妹對外以一人身分生活隱瞞多胞胎的實情。

初期不會有大問題,確實她們也平安成長,然伴隨時光流逝,

七姐妹必然要面對個人缺乏自我認同的困擾。

我想應該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來到接近20歲的階段,

你不停問自己: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我將成為什麼樣子的我。」,

這是人長到一定年紀後,必然要經歷一種健康心理上獨立的過程,

而七姐妹受限於身分卻無法擁有,

因此我感覺電影中所呈現成年後七姐妹聚在一起的生活片段,

多多少少大家都帶有缺乏自我認同的焦慮,

因為她們都只是為了生活在扮演Karen Settman

這個身分從來就沒有內化成七胞胎中的任何人。

在這一點可以說是劇情需要,

將重點集中在七姐妹中部分角色演繹,

也可以說是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或多或少受內外在各種因素影響,

對於追求自己獨立個體的面貌有高低程度不一的渴望,

而當然故事明顯以星期一、星期四作對比。

星期一是長姐,自信、優雅、拘謹、帶有控制欲,

電影中用年幼時星期四貪玩受傷導致星期一也受到連作懲罰,

來呈現家中長子長女,

往往在文化上被賦予更多責任及束縛的教育傾向,

如果說星期四是一種受天生內在基因的因子驅動,

讓她非常渴望獨立身分與自由的生活圈,

那這份從小到大背負的壓抑,

我想是壓垮星期一得知自己懷了雙胞胎後,

決定出賣姐妹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承接個人層次所衍生的是血緣關係,

電影中所假設的情境是一種極端狀況,

一邊是即將出生的親骨肉,

一邊是身為長姐的自己一手保護著的原生家庭,

很顯然星期一選擇服膺體制來拯救未出世的孩子,最終發生憾事。

這邊我的一個反思是,如果星期一在得知自己懷孕的那一刻,

決定告知妹妹們尋求幫助,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

這也就說回長姐這個身分,好像就注定了後面的悲劇,

星期一一直認為自己承擔了最多責任,比起長姐這個身分,

或許在心理上當外公退出她們的生活後,

星期一更多的是將自己帶入高出妹妹們一等的「母親」角色,

面對外人時的穩重及在家時主掌大局有點霸道的演繹,

都讓我有「母親」這個社會角色雛形的聯想,

然而星期一終究不是妹妹們的母親,而自己又意外成了準媽媽,

年輕的心靈與長年壓抑的性格,在面對到這樣的極端狀態時,

既不願衝撞體制又想要解決碰到的難題,

那包括一直渴望的自我認同、獨立自由,還有肚子裡孩子的性命安危,

也就不難理解在孩子與妹妹們這道艱難的血緣選擇題上她的抉擇了。

第三是社會層次,

地球環境惡化與人口過度膨脹是劇情設定的兩大交互影響前提。

在電影中所呈現的是為應付糧食短缺所研發各種無法回頭的基改食物,

進而造成人類多胞胎大幅增加的困境,大型人口控制政策應運而生,

美其名是讓多胞胎中部分子女冷凍長眠,

但其實有點腦子的人稍微想一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冷凍的兄弟姊妹們都被存放在哪?

又或者怎麼可能有那麼大空間存放所有被冷凍的人們?

個人覺得電影在這個主線上隱隱挑戰兩件事情,首先就表像來說,

政府公共政策資訊嚴重不透明人們卻不痛不癢,

大眾習慣將政府定位成解決問題的角色,

因此面對棘手的公共問題有人站出來登高一呼,

按照我的方式可以在未來某一天解決現狀困境,

人們也就不去深究這個政策實際執行的真相,

也不會思考這個政策的合理性,畢竟棘手的人口膨脹問題進在眼前,

誰不希望這個僵局可以有所改變?

電影中簇擁著人口控制政策主導者Nicolette Cayman博士的畫面,

在我看來像極了盲從的群眾擁護一個獨裁者的意象,

而一個開放社會最大的敵人,

就是人們不再獨立思考批判你所面對的一切人事物,

只依賴所謂的智者帶領大家前進。

談到電影中社會對人口控制政策接受與否的尺度就涉及內在道德觀,

究竟什麼才符合正義?身處現代民主社會,

我們很習慣將天賦人權、獨立、平等、自由掛在嘴邊深植心中,

個人的色彩在這個世代被大幅強調,

然而電影中所描繪的是另一種截然相反的正義思維,

試想如果今天冷凍長眠政策是名副其實的執行,

那麼犧牲部分人群換取多數人的福祉是可以被接受的嗎?

這邊的犧牲並非有補償性措施,而是真正的無條件強制犧牲。

現代社會在討論很多爭議性公共議題時,往往都有一個蠻恐怖的想法,

「只要跟我沒關係的都隨便吧反正我不在乎。」,

另一種情況是在還沒有探究清楚自己內心所持的正義觀時,

討論往往變成沒有意義的爭執,

這些都值得人們警惕身為民主社會的一份子,

學習做一個真正的現代公民有多麼重要。

最後我想帶到各人對不是那麼傳統的反派,

Nicolette Cayman博士這個角色的反思,

優雅、堅定的演繹,

其實蠻符合被期待承擔社會責任的菁英份子該有的形象,

看似瘋狂的思考模式在最後一段被拆穿真相,

淪為待審囚犯時發表的自述中提到,

她所做的是艱難但必須執行的事務。

在電影中停止政策後,

意味著人類社會面臨人口爆炸的危機依然沒有下一個解決良方,

拉回現實世界,如果你身為一個社會菁英,

享受過社會投注給你的良好教育資源,博覽群書見多識廣,

你覺得社會對你的期待該是什麼樣子?

而你有沒有責任感及勇氣為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去提出、說服、執行,

在當代不被認同的理念政策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sh4e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